韧性和低碳的风景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
2022-06-16
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面向生态和低碳视角的韧性城市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理念。6月11日,AUBE欧博设计董事、总景观师祝捷受邀参加第五届现代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景观环境设计国际研讨会,从“韧性和低碳”视角分享了AUBE欧博设计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实践创新与方法探索。
研讨会除了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共同探讨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滨水空间设计案例以外,滨水景观建设管理、工程技术等领域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也与会分享了高质量滨水景观设计落地途径与方法。
研讨会嘉宾概览
克制、适应与共生
在城市公共空间领域,AUBE欧博设计充分发挥多专业集成一体化设计优势,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根植场地特质和城市风貌在地性,以克制的设计姿态充分挖掘场所背后的潜在需求,回归生态、文化、社会和人的视角,复合解决城市问题,让其持久有机地发展,适应城市未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多年来,契合深圳建设“千园之城”的建设目标,AUBE欧博设计在深圳完成一系列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着重打造安全韧性、绿色健康的山海家园和市民乐享自然野趣的活力场所。深圳深湾街心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深圳低碳城滨水公园正是AUBE欧博设计在“韧性”和“低碳”城市新发展理念下的三个重要代表作。
深圳深湾街心公园
雨和风的能量场
水渠桥©曾天培
深圳深湾街心公园是深圳湾超级总部片区建成的第一个公共空间,AUBE欧博设计基于科学的方法,研习自然法则,以生态方法蓄水、净水,形成了借助自然做功的海绵景观系统,实现自然系统中雨水、风能、动能的循环利用,让雨洪管理和生物多样性,创新地呈现在社区生活面前,吸引周边居民以最舒适的状态展开与自然的对话。
海绵城市分析图
海绵城市分析图
设计以健康为主题激活邻里社交,以雨水生态循环装置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兴趣。公园是周边城市居民的生活外延,社区慢跑者的集结地;是自然语言在高密度都市核心区的表达。深圳深湾街心公园建立了完整的公共空间体系,传递了绿色海绵系统的价值和内涵,做到真正可理解、可感知、可参与的社区韧性景观空间。
滑板场地©曾天培
阳光草坪夜景©曾天培
深圳人才公园
与自然共处的韧性水岸生活
项目鸟瞰©张超
深圳人才公园作为全国第一个人才主题公园,以回归海岸、感知时间、体验自然为主要概念,在构筑韧性水岸生活的同时,表达了城市对人、对自然的尊重态度。
自然湿地和候鸟离岛©张超
在跨越十年的项目设计中,AUBE欧博设计以近32万㎡的湖体和近3km的湖岸线为核心,采取自然生态修复系列措施,汇集和调蓄后海片区约10平方公里的地表径流。灵活竖向设计保证公园在极端气候情况下雨洪管理的适应性。淡水湿地、雨水花园和海水湿地配置不同植物,优化水环境生境。围绕水岸展开的不同尺度空间,提供人与水的各种关系体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变得丰富多彩。
植物认知雨水花园©张超
公园聚焦3-14岁儿童成长需求,从“自然、科学、艺术、游戏、关怀、安全”6个维度出发,为进入公园的儿童和家长塑造自然乐园、城市课堂、亲子舞台,也为各种鸟类及湖体生物构筑良好的生物生境。场所的特质和情绪,因为使用者的重新定义不断转变,成为时间和城市生活的剧场,人们在这里享受日常,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鸟类迁徙路线指示牌
深圳低碳城滨水公园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滨水空间样本
项目鸟瞰
年内即将竣工的深圳低碳城滨水公园是深圳国际低碳城的重要配套市政公园,生态韧性提升和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着项目设计、建设及运营的全生命周期。AUBE欧博设计基于气候适应和低碳理念,留存场所自然特质,并提出LID低冲击开发、低碳植物设计、低碳工艺材料、低碳能源利用、海绵城市设计、低碳科普运营六大核心低碳设计策略,把近900米长的河道两岸改造成集生活休闲区、生态景观区和海绵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活力滨水景观带。
河岸自然生境
设计积极探索新型雨水口、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应用,合理布置多重海绵城市基础设施。长势良好的乔木及原始地被得以保留,乡土树种、高固碳植物和可净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形成固碳释氧、易于养护的植物群落,进一步提升河道生态韧性,恢复天然河道的“弹性海绵”空间。
低碳回收材料的运用
深圳低碳城滨水公园立足生态本底,积极探索自然、人文、生态的在地性融合,构建出低碳、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水空间样本。
回收材料科普牌
在城市新发展理念下,如何将双碳目标与城市韧性建设落实于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设计者亟待思考与探究的时代课题。AUBE欧博设计结合历年来在城市公共空间的项目设计经验,从系统和细节层面结合城市韧性理念和绿色低碳设计策略,将“韧性”和“低碳”的核心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使之成为时间和生活的“风景”。